|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大化瑶族民族风俗习惯

大化瑶族民族风俗习惯

关键词:河池信息,河池文化,大化瑶族民族风俗习惯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北。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西北高、东南低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最高海拔1108米,最低海拔150米,红水河在县境内流程160公里。全县幅员面积2716平方公里,辖3个镇、13个乡、155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人口44.9万,有壮、瑶、汉、毛南、满、仫佬、水、苗、回、侗、彝等11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有壮、瑶两个民族,汉族及其他民族属迁入民族。壮、瑶、汉族人口分别占全县总人口的70.91%,21.13%,7.96%,其他民族人口只有250多人,主要分布于大化镇、北景乡。大化境内的壮族、瑶族和汉族同胞与其他各民族经过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的积淀,保持着互相往来,和睦共处的友好关系,并传承和发展着各自悠久的民间风俗习惯,形成了丰富的具有自身特点的民族文化。
 
一、瑶族民风民俗
 
  主要分布在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全县16个乡镇均有分布,其中以七百弄、板升、江南、雅龙、镇西、六也等乡最为集中。由于石山地区耕地缺乏,劳动生产力极低,因而瑶族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在全县各民族中相对落后。
  大化瑶族与邻近的巴马、都安的瑶族同属布努瑶支系,是瑶族众多支系中仅次于盘瑶的第二大支系。他们自称为“东白挪”,简称“东挪”或“白挪”。他称有4种:“背篓瑶”,因其常以背篓负物而得名;“蓝靛瑶”,因其善制蓝靛而得名;“安定瑶”,以其从安定迁来而得名;“番瑶”,其来源说法有二,一种认为“番瑶”即“翻瑶”,因瑶族常翻山越岭不断迁徙而得名,一种则认为“番瑶”即“反瑶”,系历史上统治阶级因瑶族常起来反抗其统治而强加给瑶族的带有侮辱性质的名称,因“反”字太露骨,故用了谐音的“番”。
  关于布努瑶的来源,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据布努瑶史诗《密洛陀》记载和传说,其始祖母“密洛陀”生于“协些协利”,但“协些协利”系今天的什么地方已难于稽考,部分布努瑶人根据史诗中关于“协些协利”“不长森林”的有关描述,推断其在我国的西北部,此后经过长期的辗转迁徙才到大化。但学术界较为一致的观点则认为源于古代的“长沙蛮”和“五溪蛮”,发源地在今资江、沅江流域和洞庭湖两岸,后为躲避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而逐渐南移,约在明代进入广西都安、巴马、大化等地。迄今居住大化境内的瑶族主要有四大姓,即蓝、蒙、罗、韦。民间传说此四姓人分别为同父母的四男四女婚配后繁衍的后裔。按其口述或家藏的谱系计算,各姓在大化居住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东白挪”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瑶族支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的积淀,形成了丰富的具有自身特点的民族文化。
  。早在汉代,史籍中就有瑶族祖先“好五色衣服”的记载,“先梳头,后结髻;先穿衣,后穿裤;衣连裙,裤花边”则是史诗《密洛陀》关于布努瑶穿着打扮的最早记录。男女蓄长发,盘结于顶,名为“椎”,系古代瑶族饰着的一个特点。据大化瑶族老人介绍,直至建国初期,瑶族社会中还有男子蓄发盘结于顶的遗俗,而妇女蓄发习俗今仍十分流行,但在装饰上则较过去更为讲究。平常多用由绸缎丝线刺绣成的精美鲜艳的长帕盘结遮盖,节庆时年轻女子头戴造型精美的头饰,头顶椎髻上插上银簪、银花及银串珠链等饰物,再配以耳环、手镯、项圈,人饰相衬,美观大方。妇女服饰花样较多,一种是穿短领长袖衣,系腰带,下穿青色碎花白边的褶裙和红边筒裤;一种是上穿黄红相间的连衣裙,下穿黄白相间的长筒裤;还有一种是上穿青底满红色花纹的百褶裙,下穿白边筒裤,内穿素衣,外穿过臀裙。男子常穿青、黑两种颜色,有时也穿白色服装,腰系绣花边长带,下穿宽褶裤头宽大筒裤,身边多佩带腰刀、烟具等物。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瑶山外出人员的增多和改革风气的日渐深入,一些流行时装如西服、茄克、西裤和色彩艳丽、样式新颖的裙子等也逐渐为瑶族人民所接受。
  。大化瑶族以玉米为主食,次为大米、红薯、芋头、粟米等。玉米或煮干饭、或熬稀粥,一日三餐或二餐。建国前,粮食极缺,灾荒年景,常采集毛莨、糯山薯、云香竹籽和野菜充饥。菜肴有黄豆、饭竹豆、黑豆、四季豆、南瓜、辣椒、芥菜、白菜、萝卜、南瓜苗、韭菜、苦菜、大蒜等蔬菜和家禽家畜等肉类。男子喜好打猎,餐桌上还时有猎获的野味。合抓菜、珍珠粥和火麻菜是当地瑶族的特色食物,合抓菜以黄豆粉和青菜作原料,将二者搅拌煮熟,然后加入用木果浸泡的水,待烧开即成。菜中不放盐,另用碗盛盐水,饮食时,挟菜醮于盐水中再吃,清凉爽口,别具风味。珍珠粥则以玉米头、饭豆为原料,放入水中熬粥,直煮至玉米头和饭豆烂熟即可食用。珍珠粥具有清凉解渴、抗饥耐劳之功效,是炎热夏天的常见食物。火麻菜的制作比较简单,先将火麻籽捣碎,置于水瓢中倒进热水反复搅拌,滤去渣质将麻汁注入锅中煮沸再放青菜煮熟即成。火麻油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以其煮菜,既具清爽之味,又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延年益寿。因此,有人称火麻菜为“长寿菜”。大化瑶族普遍嗜酒,特别是成年男性,每日必饮,或一餐、或二餐,一般家庭都会采用蒸溜法酿制玉米酒或小米酒。客人到来则备好酒热情招待,以示欢迎。
  。解放前,大化瑶族的住房十分简陋。大部分人家居住草木结构的“人字寮”棚舍,又称“杈杈房”,低矮狭窄,不分厅堂和卧室。四周用木条或竹片圈围,屋顶多盖茅草,冬季,透风漏雨,全家人常常围着火塘取暖度夜。解放后,瑶族人民的居住条件逐步改善,大多数人家建起了木石结构(或砖瓦结构,或竹木结构)的一进三间式房屋,中为厅堂,两侧前部为炉灶或火塘,后部为卧室,房前屋后,分设洗澡棚或猪牛栏。由于受周围壮族的影响,有的瑶族则建起了木石结构的“干栏”式房屋,或二层、或三层,中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家禽,上层堆放粮食、杂物。近几年来,居住平地的少部分瑶族有的还盖起了钢筋水泥楼房,但在一些僻远的山弄村屯,还有极少部分瑶族仍然居住在简陋的“人字寮”棚房之中。
  。大化瑶族散布于千山万弄之中,三五家一屯,十几户一村,除少部分村屯通公路外,绝大部分村、屯只有山间小路相通,机动车、畜力拖车皆不能在当地使用,交通极为不便。下地生产、日常生活出门全凭步行,运输用肩挑背扛。由于集贸市场少、学校教学点分散,一些村屯的瑶民赶圩、孩子上学,往往须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干旱时节,村屯缺水,须往十几至二十几里外的地方挑水,来回一趟,要走二、三个小时。所以,交通运输是大化瑶族地区经济建设中丞待解决的问题。1998年—2007年,两次会战(村级公路建设大会战和大石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使大石山区的瑶族同胞行路难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目前全县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圆了大石山区瑶族同胞的通车梦。
  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在解放前,极少数男子由于前妻无生育,也有娶二室的。解放前盛行包办婚姻,只要双方家长同意,男女双方不管情愿与否,都必须结为夫妻。瑶族婚姻,舅权为大,当地有“舅权大过天”之说。舅父之子可以优先娶姑母之女,舅父无子或经舅父允许,姑母之女方可外嫁他人。但男方须送些彩礼给舅家,以示谢恩。此外,据当地瑶族老人说,解放前少数村屯瑶族还有抱婚的习俗。解放后,实行社会主义婚姻法,瑶族人民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包办婚、抱婚、舅权至上等落后的婚姻习俗逐渐被消除,男女自由恋爱,自主选择配偶,不再受父母干涉。
  瑶族婚姻缔结经过定婚、择期、迎亲三个阶段。包办婚的男方家长看中某一家的姑娘,或自由恋爱到一定程度后,男方父母即派媒人去女方家说亲。第一次去为试探,如女方家有意,媒人再择吉日带上手镯、项圈等礼物去说亲。媒人第二次去女方家进行正式说亲,女方父母收下礼物后,即约男方登门,考察男方的人品。男方去女方家时,要带一至二斤烟叶、三至五斤酒,男方也藉此观察女方的为人。经多方考察,女方家庭满意,即不退礼物。一年后,男方先派媒人通知女家,然后邀媒人和宗族老人一至三人,带上鸡、肉、酒和手镯、项圈等礼信物前往女家最后议定婚事,双方老人互换信物。经此手续,婚姻关系即算确定。信物由双方老人收管,哪方解除婚事,由他们调解,不解除的,待结婚那天才退给对方。一至两年后,双方认为这门亲事满意,就邀集双方定亲时到场的人,共同商定迎亲的黄道吉日,然后各自回家准备。到婚期时,男方派人带上事先议定的彩礼(一般是酒肉各60—75公斤)到女家迎亲。迎亲队伍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人专门负责运送彩礼到女家和从女家运回陪嫁品,这一部分多为青年人。另一部分由媒人和“布商”即男方老人组成。“布商”是核心人物,负责到女家后对讲《接亲词》、分配运送彩礼和陪嫁物品,接受女方“耶把”(即女方老人)提出的意见并转达男方父母,到男家后对讲《送亲词》,移交送亲钱等。接亲前12天,“布商”队伍不能参加丧葬白事,接亲时每人带一把雨伞,沿着事先选定的吉利路线走,给媒人先探路,若见有人扛木头、茅草和犁锄等工具时,就转回让后面的人停步或回避。迎亲队伍到达女家后,女方独设一桌酒席招待“布商”队伍,并特增设一道跨盘肉(这盘肉每块约一寸宽,长以跨盘为准)。晚上对讲《接亲词》时,“布商”才和女方“耶把”同桌共餐。《接亲词》包括婚姻的史话、“棒换新筷”“棍捅长尾鸟”三部分,各部分都有特定的内容。讲罢《接亲词》后,双方互退信物,信物包括媒人第一次交给女方父母的手镯或项圈和“耶把”、“布商”在定婚时交换的手镯或项圈。有关仪式完成后,迎亲队伍和女方组织的送亲队伍一道将新娘接送至男家。送亲队伍和接亲队伍一样,由两部分职责不同的人组成,其核心人物是“耶把”。“东挪”瑶族家庭普遍团结和睦,极少有离婚现象,这与其庄重严肃的婚俗有很大关系。
  。布努瑶素有尊老爱幼的美德,老人去世,对丧事的安排更为重视。每当老人一咽气,守候在身边的亲人就要向天鸣三枪以示通报天庭,然后才给死者洗身、穿丧衣,并向亲友报丧。老人死后,死者的近亲属要守灵、哭丧。哭丧的主要内容是死者的功德、抚养子女的辛劳等。哭丧有一定的曲调、悲切恸人。中、老年人去世,须煮丧饭放在死者身旁,丧饭所用的一只碗、一只筷子,都要留到开道场时才让亲戚道公带走,放在岩洞里。兄弟道公由同姓的五代以上的宗族兄弟承担,其职责是煮丧饭、选择葬地、带火灰和葬品,葬毕将火灰撒在坟上,然后让送葬的人食祭祀品。开道场时,兄弟道公还要负责接应亲戚和唱引路道词。亲戚道公则由死者所信任的亲戚来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唱道词。
  凡有子嗣的老人去世,无论男女,其三代内的男性后代都忌食肉类和青菜,待安葬完毕,经兄弟道公进行释念仪式后,才能食用。县内瑶族盛行一次性土葬,如死者生前已指定了墓地的则遵死者遗嘱,如生前没有选定墓地,则由兄弟道公以抛鸡蛋的办法为其择地安葬。鸡蛋卜墓地的方法是:出门前,由兄弟道公先喃摩一番,把一只鸡蛋放到死者的手中,然后拿着这只鸡蛋到山上为死者寻找墓地。道公每到一处,先喃摩一阵,然后用力将鸡蛋往地上甩去,若鸡蛋被甩破了,此地即被选中。如不破,则再沿着鸡蛋滚动的方向采用同样的方法继续选地,直至鸡蛋被甩破择到墓地为止。解放后,特别是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在壮汉兄弟民族的影响下,部分布努瑶也实行拣骨金坛葬,即进行二次葬。
  节庆。布努瑶的节日有祝著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七月十四、谷雨等节日。祝著节是布努瑶特有民族节日,其余的乃是受汉壮民族影响的结果。其中以祝著节和春节最为隆重。祝著节又称为“能祝著”。时间从农历的五月二十五日至五月三十日。关于祝著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种认为是纪念人类始祖娘娘密洛陀的节日;另一种则认为系纪念远古的九位父老进行战争的节日,后一种说法在大化瑶族中流传较广。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日为禁忌日,期间天天烧香摆茶祭神,禁止吵嘴、闹架,小孩不得出门。五月二十五日,须用饭菜拜祭九位父老和家中两、三代内的祖先后,大人方才下地劳动。五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或三十日是大庆的日子,家家杀猪宰羊,摆酒烧香拜祭九位父老后,合家或合族饮酒欢歌,笑酒和乐。由于节日期间长,浪费较大,解放后逐渐缩短,最后定在五月二十九日这一天。春节,板升一带的瑶族叫“耐在”,七百弄、雅龙、江南、百马一带叫“闹升”。除夕前五六天,即杀猪宰鸡,准备节日食品。他们认为,正月初一至初十是不能宰杀禽畜的,所以必须事先作好准备。春节期间,晚饭进餐前,要先祭拜祖先,以示不忘祖先之恩,祈其保佑来年丰收。大年初一,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进入他人家中,更不能在他人家中用餐。初二开始,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才相互来往、互相祝贺并设宴款待。这种活动一直进行至初七、初八才结束。春节期间,有铜鼓的地方,青年人还集中打铜鼓,跳铜鼓舞。
  禁忌。县境内布努瑶禁忌很多,除婚姻丧葬之外,还有祖父母、父母去世日不许下种;逢本人生日不剃头不迁居,以防病患;建新房一律不得逢全家男女老少的生日,以防日后有难;人死下葬,忌逢家人生日,以避死者发难,活人遭殃。
  妇女平时忌吃双胎果类、薯类,忌吃供奉雷公鬼、山红鬼、恶鬼的肉饭;烧火时忌先送柴尾入火塘;忌跨越青竹子和牛马绳索,恐生育难产。家主和客人坐在火塘边,女人不能走过前面,如实在太窄,无路可走,非过不可,也要先说“对不起,走过你面前了”的客套话;嫁出去的女儿不能两夫妇在娘家同房,也不能在娘家生孩子。
大年初一忌扫地、劈柴、推磨、舂碓、搓绳、睡懒觉等,忌说不吉利的话语。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